星期二, 8月 29, 2006

認識台灣的文化 - 中元祭

雖然中元節已經過了,但認識自己所身處的台灣的民俗文化,並且有一些基本的認識,應該是沒有時間關係的。這篇文章其實是之前應該要寫但一直沒放上來的,也許是無聊,也許是一種「反求諸己」的心態;現在,我把這些文字寫下來,讓大家有機會去了解與接觸最接近自己的台灣文化,這個「島嶼的狂野與悲憫」,也讓自己深刻的反省,究竟台灣的文化是什麼…

「中國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一般的中國人向來不喜歡"4"這個數字,因為它的諧音和「死」很像,不是吉祥的象徵,所以這個數字比較少在大樓的樓層號碼裡出現,電梯裡也常常會看不到這個樓層。然而,有時候我們也會發現,有些十幾、二十層的大樓,雖然它們有十四樓,但是卻沒有十三樓?這是什麼原因呢?原來,很多西洋人不會對"4"這個數字感到反感,卻不喜歡"13"這個數字,例如「十三號星期五」就是個常聽到的例子,為什麼?這個原因和宗教信仰有相當大的關係,給你個提示,和耶穌的門徒有關係。

這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造成了兩個世界文化的極大差異,我們不停地在吸收外來文化的訊息,希望自己能變成像外國人一樣好,但是,許多的外國人卻也注意到東方文化的特別;以前的外國電影,為了黑人白人的種族平等,都會要求電影裡面不止要有白人,也一定要有黑人,甚至其他種族的人;但現在流行的是,電影裡面一定要有東方人的角色,不論是不是主角或配角。事實上,這情形和我們有些類似,有很多外國人嚮往東方的文化與生活,有些人乾脆住在這邊了!

估且不論誰好誰壞,我們都應該了解自己所身處的環境與文化。

八月六日星期天,我在台北的誠品信義店吸收新知識的時候,碰巧在二樓的Forum有一場「鬼月談鬼」的演講,應該是由行政院青輔會主辦的活動,由靜宜大學台灣民俗文化研究室的林茂賢主講,來聽講的人數並沒有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大家都怕鬼的關係,所以都不敢來聽;不過,我覺得這場演講相當有意義,有很多的問題與答案,都是連自己的父母親,甚至年紀輩份更長的老人家都不知道的!會造成這種「問問題都沒有人知道答案」的情形,這也許和東方保守的態度與文化有關係;或許,這種態度上的差異,正是西方文化能在現代取得優勢的原因之一。我很高興能參與這場演講,讓我獲益良多,更加了解台灣民俗的文化!

「人類會產生懼怕的感覺,大部份都是因為不了解。」當我們真的去了解了我們所害怕的東西時,也許,我們更能表達出我們應該要有的真誠與尊敬。

話說回來,我們今天要談的是「中元節」民俗慶典中許多的典故,正巧今年是閏七月,就是農曆有兩個七月,表示鬼月今年比較長,一共有兩個月。我把林茂賢老師的演講內容稍做整理,分享給大家!讓我們一起「鬼月談鬼」,也談談中元節的一些活動…

一、神秘詭譎的鬼月…

誰看得到鬼?一般來說,我們知道有些人有陰陽眼,就常常會看到鬼!還有小朋友、八字輕的人,以及殺人的兇手! 說實在的,大家幾乎都沒看過鬼,好像都是朋友的朋友聽朋友說的…

二、鬼魂存在?

質量不會消失,因為有「質量不滅定律」,但靈魂也不會消失?到底有沒有鬼呀?儒家說:「子不語怪力亂神。」所以儒家不談鬼;道家說:「死亡是生命的一部份。」所以道家也沒有正面回答;墨家說:「鬼存在。」在中國文化的眾多學派之中,只有墨家回答並認為有鬼的存在。但是真的有嗎?其實這個答案似乎也不是絕對的…我們常聽到、認知的台灣鬼,大多是長舌、長指甲、長髮、全身白色衣著,都是用飄移的方式移動,只會在晚上出現,而且出現的時候都是陰風陣陣、電流不穩…以法力來說,神的法力大過鬼,鬼的法力又大過人;民間常存在著「人死為鬼」的觀念,所以我們稱鬼為「好兄弟」,但它們有可能是枉死鬼(水鬼、吊死鬼…),會抓人來當替身;也可能是「莫形那」(狐狸精之類的),是昆蟲或動物修煉成精變為人形而和人接觸。好兄弟常出現的地方都是比較常死人、或曾死過人的地方,所以鬼故事常常都是來自於校園、宿舍、軍營、廢墟這些地方,但它們通常不會濫殺無辜,只是會索命,找替死鬼…

三、台灣鬼的歷史背景

在台灣的鬼,就是台灣鬼;台灣鬼之所以是台灣鬼,其實它們都是有一些歷史背景存在的。了解這些背景,會讓你更懂得它們唷!

‧唐山過台灣:
以前唐山過台灣的時候,因為從福建到台灣還是有一段距離,當時的交通工具並不發達,所以遷徙到台灣的過程,其實死了數千人。因此我們會有「放水燈」的活動,用以祭祀這些孤魂。

‧民變事件:
曾經有一段時間,凱達格蘭族佔有了台灣大部份平原土地,原住民為了生存,曾發生許多民間事件,很多人因此喪命。

‧械鬥事件:
最有名的就是「彰泉械鬥」,彰州人和泉州的三義人,常常因為族群問題,發生非常多次的械鬥事件,同樣也是有許多人在過程中死亡。

‧天災頻仍:
以前台灣常發生水災、悍災,每次這些天然災害都會造成無數人的喪生。 像基隆、雲林一帶,曾發生過多次的海水倒灌和瘟疫,死了很多人,所以這些地方都會有「放水燈」的儀式以祭祀這些孤魂。

‧瘟疫肆虐:
當時的醫療落後,也沒有疫苗之類的東西,所以常常就是一個人得了瘟疫,全村的人都死光光,很慘!

四、台灣陰廟的類型…

所謂的「陰廟」,指的就是這些廟並不是拜神的,相反的,它們是拜鬼的!聽起來很恐怖吧!但是之所以會有這麼多陰廟,多多少少和台灣的歷史有關聯,同時,人們也為了尊敬它們,所以立了許多廟來祭祀來保平安。常聽到的陰廟包括:有應公、百姓公、萬善公、老大公、大眾爺、義民廟、義勇廟、忠義祠、水流公、十八王公、大墓公、金斗公、姑娘廟、院公、院婆、高雄聖公媽、大甲路橋姑娘、虎尾三姓公、北宜公路無形將軍、八里漢民廟、南鯤鯓囡仔公…等。因為有太多的陰廟了,這邊只講幾個做說明。

「義」字頭的,像「義民廟、義勇廟、忠義祠」,拜的大多是客家先民;清代時期,台灣的衙門政府人手不足,常徵召一般的平民老百姓來平亂,就是用自己來平自己,當時找的大多是客家人,所以稱這些因為平亂而犧牲的人為「義民」;有些地方因為犧牲的人比較多,所以就立了義民廟,以做為紀念與祭祀。還記得前陣子才在比賽的義民廟籃球比賽,很多人只知道是籃球比賽,卻不知道什麼是「義民」,「義民廟」又是拜誰的,現在知道了吧!

水流公、十八王公,拜的則是在海上遇難的孤魂,其中十八王公拜的是17個海上難民,加上一隻狗。

姑娘廟拜的是死亡的無名女屍,大多在旗津、石碇一帶。

院公、院婆則是醫院在奉祀的,為什麼醫院要拜呢?因為有些人應該要走卻沒走,待在醫院不回家,所以只好由醫院來拜了。

八里漢民廟拜的則是很有名的義賊「廖添丁」。

五、陰廟的特色

陰廟的建築,通常和一般的廟不大一樣;一般的廟會用很多的金色在其中,而且門、牆都會做得很漂亮,但是陰廟則不是如此。陰廟用的顏色不是金色,而是用水藍色、黃色等其它廟裡少見的顏色,而且不會有門,因為門通常都會有「門神」,但可能會有鐵柵欄;到了陰廟的後面,應該都可以找到墳墓。

陰廟通常一年只祭祀一次,像今年是閏年,只會拜第一個農曆七月的日子,因為第一個月為正月。它們的祭品通常是香煙、檳榔之類。

那麼,誰會來這些陰廟祭拜呢?

特種行業。例如情色業者、酒店業者、賭博的、做組頭、討債公司、走私等等,或者是有些人久病不瘉、卡到陰、東西失竊等,也會來拜陰廟。像民國75年到民國77年,大家樂風行一時,很多人晚上都會去拜拜求簽來賭,如果簽中了就會請大家看歌仔戲;林茂賢老師說,當時的歌仔戲也因為這樣子紅極一時,差點就復興中華文化呢!呵呵…

六、有誰會來管這些鬼魂嗎?

有,衪們都是神明,而且你也都聽過。例如有「地藏王菩薩」、「城隍爺」、「鍾馗」、「大士爺」,這些神明對我們來說,似乎並不陌生。城隍爺相當於民間的警察局,裡面有七爺八爺、八家將、黑白無常…很多破不了案子的人,常常都會到城隍爺那邊祭拜,祈求能早日破案。鍾馗則是一種打鬼棒,亦稱做「終癸」;當然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伏魔大將軍」。所以常常會在中元節的時候看到有人在跳鍾馗,其實就是在驅鬼。大士爺指的是「鬼王」,例如嘉義民雄的大士爺廟,衪的樣子通常都長的很恐怖,目的也是要驅鬼的;通常大士爺都是紙做的,在儀式結束後,會燒掉以把大士爺也一起請走。

七、中元普度的由來

佛教來說,他們有盂蘭盆會;盂蘭盆在梵語(印度話)來說,指的是舊道學,也就是孝道的表現,所以拜拜的多是僧侶。道教來說的話,就是「中元節」,因為這個日子是「地官大帝」的誕辰。道教有三界:天、地、水,即所謂的三官大帝。拜地官可以「解罪」。既然有中元,會不會也有上元或下元呢?沒錯,有的。上元的節慶就是「元宵節」,拜的是「天官」;下元則是在十月十五的時候祭拜,拜的是「水官」,可以「解惡」。

八、中元普度的祭典活動

‧開鬼門、拜門口
台灣所有的慶典之中,祭品最多、拜最久的,就是中元普度的時候了;祭品中,通常會放上薑來表示「山珍」,放上鹽來表示「海味」;然後會放臉盆、梳子、鏡子、花之類的東西,讓「好兄弟」來好好的整理與打扮自己,因為一年就只有這麼一次。在三柱香的時間之後,再請示這些好弟兄是否滿意,然後才結束整個慶典。

‧老大公燈
這是召鬼用的,要掛一整個七月;指引好兄弟,意思就是請好兄弟在這個月要好好的享受。

‧放水燈、豎燈篙
插香、插旗子,也是召鬼的方法之一。用意也是指引這些好兄弟,例如請它們來吃這些我們祭拜它們的食物,希望它們飽食之後,能夠不要搔擾我們,保佑我們平安。

‧普度
曾經有一段時間,每天都會有一個村子來辦普度,輪流請好兄弟吃東西,因此,很多人都會一起去這些辦普度的村子好吃料的。西元1952年以後,政府開始要求集中來拜普度祭典,因為每個村子都要輪流辦的話,太浪費民生物資了,所以這個作法一直沿用到現在。我們會在廟裡看到「公普」,也就是廟裡比較大型的祭祀,而自己的家中,則是「私普」,在家門口擺一桌來拜好兄弟。

‧送孤
好兄弟吃完以後,要請它們離開,所以就要「送孤」。一般來說,都是「跳鍾馗」來強制驅離這些不願意離開的好兄弟。

‧搶孤
現在最有名的搶孤應該就是在屏東和宜蘭了。搶孤是一種人的勇猛的表現,用以威赫這些不肯離開的好兄弟,示意它們,連人都這麼勇猛了,你們也該離開了吧!

其它還有像是「鹽水蜂炮」,據說是當年發生瘟疫,結果因為有人放蜂炮,這些煙硝無意間竟然讓這些得了瘟疫的人身體復原了,故當地人便每年舉辦這個活動,以表示感激。

結語

台灣是一個土地非常有限的國家,在這小小的一片土地裡,卻有著多元而不同的文化在其中;除了中元普度之外,我們還有矮靈祭、炸寒單、迎媽祖繞境、王船祭、義民節…等不同的文化慶典,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我們對這些不同宗教與族群儀式的接納,顯示了我們對於文化的包容性,也顯示出多元族群文化的並存與精彩。雖然我們常常想要出國去了解與體驗外地的異國文化,但很多喜愛旅遊的人常這麼說:「唯有親炙這塊土地、回溯歷史的脈絡,才能透徹這些宗教儀式中萬人空巷的場景、才能感受信徒虔誠的慷慨友善。」然而,身在台灣的我們,是否對自己的文化已經有了透徹的了解?文化在創造歷史,歷史在記錄文化。我想,我們應該要對自己的土地抱持著應該要有的熱情,去了解它、體驗它!也許哪一天,我們就是那個改變它、創造它、讓台灣文化更美好的人!

附上2006福爾摩沙中元祭的相關連結供各位參考:
http://youthtravel.tw/2006ghost/b01.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