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價值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價值觀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星期一, 7月 20, 2009

為何接案的時薪要比一般正職員工的時薪高?

今天在Freelancerswitch看到一則漫畫,大致上是描述一名接案的自由工作者(freelancer)與業主(客戶/client)的對話…
業主:「那我就直說好了…你的時薪是我們正職員工的兩倍以上!而且,如果我需要你幫忙,你也不會在上班時間隨時待命,是吧?」
Freelancer:「請問你會支付我的勞健保費、員工福利、病假、年假、退休金、…等其它福利津貼嗎?」
業主:「不會,當然不會!」
Freelancer:「那就對了,這就是為什麼你付錢找一個Freelancer而不是請正職員工的原因了!」

以前覺得Freelancer在收取費用的時候,常常會覺得這樣子的費用會不會太貴了些!看了這篇小小的漫畫之後,我真的覺得我之前收的費用都太低了!

星期日, 6月 21, 2009

祈求與機會

王牌天神2中摩根費里曼(Morgan Freeman)和女主角在餐廳的一段對話:
「當人們向上帝祈求耐心時,你想上帝是直接給他耐心?還是給他機會培養成為有耐心的人?」
If someone prays for patience, you think God gives them patience, or does he give them the opportunity to be patient?

「當他祈求勇氣時,上帝是直接讓他有勇氣?還是給他機會磨練成為有勇氣的人?」
If he prayed for courage, does God give him courage, or does he give him opportunities to be courageous?

「當有人祈求希望家人之間可以更加親密和諧時,你想上帝會快速給她溫暖模糊的情感?還是給她機會去深刻體認家人之間的愛及重要性?」
If someone prayed for the family to be closer, do you think God zaps them with warm fuzzy feelings, or does he give them opportunities to love each other?
上面的文字是今天在奇摩新聞的連結所看到的一段話,我看了之後覺得很有哲理!

當我們在生命中遭遇挫折時,我們希望自己是因為上帝的救助而立即渡過難關?或者,我們應該擁抱機會去克服生命中的挫折而讓自己有所成長?

星期四, 2月 05, 2009

當你走過自己的一生後,可以留下些什麼?

聖嚴法師享年八十高齡,圓寂法鼓山;他生前曾說過:「佛法這麼好,但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於是創辦了法鼓山,並推動許多佛教教育機構的設立;也曾勉勵世人「四它」: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以及「好願在人間─許好願、做好事、轉好運。」如今,身後也只掛一幅輓額「寂滅為樂」,遺言最後並加附偈語:「無事忙中老,空裡有哭笑,本來沒有我,生死皆可拋。」雖然我不曾參與他的活動,也不曾親眼目睹他的風采,但聖嚴法師的一生,也許就是佛法哲理的實現吧!

我在法鼓山人文基金會找到「心六倫」的自勉語,羅列如下,都是相當俱有哲理的想法,其實佛法是相當有哲理的!

心六倫自勉語 : 凡是能教我學習成長的事,都是好事。
心六倫自勉語 : 先發願,然後用意志力朝目標持續努力。
心六倫自勉語 : 不管學甚麼,自己努力是非常重要的。
心六倫自勉語 : 體認到自己的智慧不足時,智慧已經在增長了。
心六倫自勉語 : 面對期許要心存感謝,面對批評要心存感恩。
心六倫自勉語 : 識人才能用人,有人才能成事,成事才有福報。
心六倫自勉語 : 少一些自我中心,多一些替他人著想。
心六倫自勉語 : 不用在乎人家怎麼談論你,重要的是做好該做的事。
心六倫自勉語 : 責任心要擔起來,執著心應放下來。
心六倫自勉語 : 急需要做,正要人做的事,我來吧!
心六倫自勉語 : 能要該要的才要,不能要、不該要的絕對不要。
心六倫自勉語 : 腳踩得踏實一點,手勤快一點,心放寬鬆一點。
心六倫自勉語 : 做事時多為別人想一想,犯錯時多對自己看一看。
心六倫自勉語 : 成功時要有失敗的準備,下坡時要做上坡的準備。
心六倫自勉語 : 多體諒人、幫助人,就能得到心悅誠服的擁護。
心六倫自勉語 : 以付出取代佔有,以奉獻取代掠奪。
心六倫自勉語 : 盡心盡力第一,不爭你我多少。
心六倫自勉語 : 人品重於財富、奉獻重於積蓄、智慧重於技術。
心六倫自勉語 : 識人識己識進退,失敗了再努力,成功了更努力。
心六倫自勉語 : 對人要有慈悲心,對己要有智慧心。
心六倫自勉語 : 忙人時間最多,勤勞健康最好,為了廣種福田,那怕任怨任勞。
心六倫自勉語 : 慈悲沒有敵人,智慧不起煩惱。
心六倫自勉語 : 儉樸,便會擁有很多福利可以提供給他人。
心六倫自勉語 : 以尊重來化解敵意,以稱讚來增進和諧。
心六倫自勉語 : 尊重與包容不同的族群、文化、語言與信仰。
心六倫自勉語 : 尊重對方,時時以禮相待。
心六倫自勉語 : 尊重對方,不要以自己的興趣、個性來要求對方。
心六倫自勉語 : 練習包容對方,能改就改,不能改也是小問題。
心六倫自勉語 : 給自己、給他人,永遠留一條生路。
心六倫自勉語 : 求同存異、奉獻布施、尊重寬容,就能獲得和平。
心六倫自勉語 : 面對多元的族群,要敞開胸懷去接納。
心六倫自勉語 : 和和氣氣與人相處,平平安安日子好過。
心六倫自勉語 : 勤勞、節儉是身體健康的秘訣。
心六倫自勉語 : 對一切現象不執著,才不會生起愛憎煩惱心。
心六倫自勉語 : 活著時,要珍惜生命,感激生存,感恩生活。
心六倫自勉語 : 安家:在於敬愛互助。
心六倫自勉語 : 婚姻是嚴肅的課題,是人生絕佳的修鍊。
心六倫自勉語 : 家庭與事業只要全心全力付出,必能雙贏。
心六倫自勉語 : 子女是來促成你履行父母的義務,是你的小菩薩。
心六倫自勉語 : 父母應該以身教、言教陪著子女一同成長。
心六倫自勉語 : 對青少年,要關心不要擔心,要誘導不要控制,用商量不用權威。
心六倫自勉語 : 學習關懷對方、原諒對方,婚姻必定會美滿。
心六倫自勉語 : 不可以把孩子當作是自己的財產看待。
心六倫自勉語 : 夫妻是「倫理」的關係,不是「論理」的關係。心六倫自勉語 : 一草一木一石頭都跟人類生存有關,應該珍惜。
心六倫自勉語 : 地球是眾生所有,必須照顧、尊重並傳給後代。
心六倫自勉語 : 考慮全人類福祉,不要只看到個人近利。
心六倫自勉語 : 運用自己的資源,為社會、世界、人類作奉獻。
心六倫自勉語 : 能不亂丟垃圾,隨時清撿垃圾,都是在做功德。
心六倫自勉語 : 浪費就等於消耗以往累積的功德。
心六倫自勉語 : 盡心盡力奉獻,我們的生命就會跟天地一體。
心六倫自勉語 : 不與人爭,不跟自然爭,就會過得非常快樂。
心六倫自勉語 : 心淨國土淨,每個人的行為都能影響整體環境。
心六倫自勉語 : 想要保護人類,必須先保護環境。
心六倫自勉語 : 用慈悲心,盡力去關懷需要幫助的人。
心六倫自勉語 : 知恩報恩為先,利人便是利己。
心六倫自勉語 : 四福:知福、惜福、培福、植福。
心六倫自勉語 : 好話大家說,好事大家做,好運大家轉。
心六倫自勉語 : 日日好日,人人好人,事事好事,處處好地方。
心六倫自勉語 : 不做壞事、不偷懶、不投機取巧。
心六倫自勉語 : 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
心六倫自勉語 : 經常少欲知足的人,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星期二, 7月 01, 2008

What is My Style?

今天晚上和安吉拉去捷運雙連站1號出口一家新開的咖啡店吃飯,看起來像日文的名字我叫不大出來…主要是教她怎麼使用iMovie,只不過,她給的影片檔iMovie都不能用,甚至轉成了.mov也都不行,其它的格式似乎又沒辦法轉檔,真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呢!…後來,打開Windows的Movie Maker,不過還沒使用,就覺得累了…

電腦收起來,聊聊她準備要去義大利唸書的事情,13個月大約要花140萬!哇!真的是不少錢呢!

她說還沒找到自己的風格,所以出國希望能找到…我給了她一些建議,也許,這也提醒著自己!

當妳花了140萬去到義大利學東西的時候,妳已經準備好跟老師「要」東西了嗎?妳知道要跟老師「要」什麼嗎?

當妳找不到自己的風格時,妳有沒有辦法找到妳喜歡的風格?妳有沒有辦法做出跟妳喜歡的風格一樣的東西?甚至,妳有沒有辦法做得比妳找到的風格還要好?畢竟,「在妳打破規則之前,妳得先把規則學好!」

另外,就是「整體性」的觀念。當妳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應該要注意「整體性」的感覺!如果各種條件都允許的話,才再進一步把東西做更好!否則,妳應該隨時一停下來,作品都能有六十分以上的水準。

舉個例子來說,「豪華五星級酒店」和「豪華汽車旅館」的差別,除了設計的造型之外,品質也會有相當的差別!大部份豪華汽車旅館的裝潢雖然漂亮,但品質都不比豪華酒店好!然而,豪華汽車旅館整體性的感覺卻不見得會輸豪華五星級酒店!畢竟風格不同!

儘管風格不同,成本的差異卻很大!

有些花費大成本、號稱五星級的豪華酒店,在住過以後只會讓人覺得很普通、沒什麼特別的印象;但有些之前從來沒去過的汽車旅館,在住過之後,卻能讓人留下美好而不可思議的回憶!在這之間,整體性就是其中一個主要的因素!

因此,不論時間和金錢等各種條件有多麼的嚴峻,好的建築師或設計師都有辦法做出讓人舉起大姆指的好作品!然而,這同時也是許多大師認為最好的作品都是下一件作品的原因,因為很多的作品都存在著不少的限制!

那麼,回過頭來,What is My Style? 我的風格到底是什麼呢?

好好思考「整體性」的觀念,我們就能在有限的條件之下,做出「整體性」具有相當水準的作品!再者,隨著觀念、經驗、技術的提昇之下,我們的作品水準自然會愈來愈高!自己的個人風格呢?…有成語叫做「水到渠成」,到時候,不想要有自己的風格都很難呀!

所以,妳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了嗎?

星期二, 12月 04, 2007

It's never too late to be what you might have been!

最近在翻Academy of Art University之前寄來的一些文件,Fall 2007 Catalog and Course Schedule上面寫著一句George Eliot說過的話:"It's never too late to be what you might have been." 很有意涵!很多人的人生在走了一大半以後,才發現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但只要你願意去追求,永遠都不會太遲!即便最後仍然失敗,至少曾為自己的理想奮鬥過!人生總算沒有白活!

星期一, 10月 15, 2007

墨攻

昨晚Star Movie播放劉德華主演的墨攻,這電影之前曾播過,但我從來沒看過,剛好我爸在看,所以就一起看了這部電影。劉德華飾演的革離是一個墨者,在趙國攻打梁國的時候,幫助梁國守住梁城,但在革離暫時守住梁城之後,梁王卻認為革離利用守住梁城的機會,意圖叛變!於是把任何跟革離有關係的人全抓了起來,砍手砍腳,甚至把為梁國戰死的忠臣的女兒逸悅,因為她的「無禮言論」,而判她當眾五馬分屍!就在行刑前,沒想到趙國居然攻打了梁城,梁國沒有革離的幫助,全城的人都被抓了起來。趙國的巷淹中將軍,要革離回梁城,否則要把梁國人全殺了!革離於是回來,原以為必死的他,沒想到居然利用水攻,把梁城給救了回來!只能說太神奇了!

這部電影其實還不錯看!我覺得墨家的「兼愛、非攻」,在戰亂的當下,以革離如此的做法,無法發揮更大的功能!以片中的劇情而言,革離是個非常優秀的戰略家,而且武藝也非常高,但是他在「守住」梁城之後,卻被梁王視為眼中釘!這種故事情節在歷史小說裡履見不鮮!墨家很理性的認為攻打別人是不對的,所以誰被攻打,他就幫誰!換言之,如果梁國守住了,去攻打趙國,他也會去幫助趙國!即使先前才幫過梁國!革離的戰略非常高超,可是只有理性是不夠的,因為人不全然是理性的!

如果說革離的戰略如此高超,在各國互相攻打的當下,他應該要想辦法擊敗各國,一統中原,如此才能讓他的理念發揚光大!這是所謂的「影響力」。今天他幫梁國守住了,但梁國還是梁王的,梁王不但不感謝他,反而想盡辦法要殺了他!最大的原因是革離對於梁國已經沒有任何實質的影響力!梁王要殺他,他若想活命,就得離開,不論他曾幫梁國多大的忙!然而,革離如果能掌握實質的權力,即使梁王對他不義,他仍然能夠反制梁王!或許梁能因此不致被滅!

這好像是人的劣根性一般,今天你對誰有利,對誰有價值,誰就會對你好;然而,這個需求消失了,別人就找你的機會就會少很多很多,也許會數十年不見面。那麼,人的存在是為了什麼?片中趙國大將軍巷淹中曾說過一句說:人要活著是為了要活得有意義!巷將軍最後雖然難逃一死,但他的死至少死得有意義!畢竟哪個人最後不必面對一死?!如果生命能留下痕跡,也許我們就應該想辦法刻下自己不凡的過去!

雖然如此,但大多數人其實並不想這麼早死,有句話說:「好死不如賴活著。」找到生命的存在與意義的最大值,才是我們應該努力的方向!

星期日, 1月 07, 2007

一封兒子寫給他老爸的信

這是個朋友寄給我一個滿有趣的「故事」,或許大家曾經讀過,但我還是拿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還記得好久以前,我曾編過一份 "BV" 雜誌,裡頭就曾經提到過這個實驗,於是我又再上網找了一次,花了5.5秒鐘…
美國密西根大學學者卡爾.韋克(Karl Weick)的
「慣性邏輯致人於死」的實驗
將十隻蜜蜂和十隻蒼蠅同時放入一長頸瓶中,然後把瓶子放倒,讓瓶底朝著窗戶。這時,你會看到,蜜蜂不停地想在瓶底找到出口,一直到它們用盡所有的力氣,倒地而死;而蒼蠅則會在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內,穿過另一端的瓶頸,成功逃出去。

為什麼會這樣呢?事實上,正是由於蜜蜂對光亮的喜愛以及牠們的超群智力,才使得牠們走向死亡。蜜蜂認為,囚室的出口必然在光線最亮的地方,於是牠們不停地重複著這種看似合乎邏輯的趨光行動。反倒是那些愚蠢的蒼蠅對事物的邏輯毫不在意,全然不顧亮光的吸引,四處亂飛,結果歪打正著地逃出了囚室。這些頭腦簡單者總是在智者瀕臨消亡的地方順利得救。

這陣子我看了一本書,同樣也提到了這個實驗,但它提供兩個不同的觀點:第一個同樣也是說蜜蜂在長頸瓶這實驗的情況下是不如蒼蠅的,因為蒼蠅根本不管這愚蠢的邏輯;但第二個實驗則是說:如果蜜蜂和蒼蠅從同一個地方出發,以另一處的一朵花兒為目標前進,蒼蠅一樣會比蜜蜂更快到嗎?

答案:是蒼蠅…不會再次勝出了!因為蒼蠅會一直到處亂飛,但蜜蜂卻會筆直的往那朵花兒以最短的時間到達。當然這書上寫的並沒有提到實驗的數據和真實性,但這第二次的比賽我仍然覺得蜜蜂的贏面最好!亂飛不一定就是好,直直的飛也不見得就是不好。人的智力當然遠超過這兩種昆蟲,所以我們可以輕易的「用慣性的邏輯」做出最快速的判斷;在無法突破瓶頸的時候,則可以試著「放開邏輯」這個羈絆。慣性邏輯仍然有其相當程度的重要性,只不過創新或創意,則需要突破這個慣性邏輯才是。

大人常會用自己的角度去幫孩子看事情,卻不曉得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或者說,不知道孩子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孩子看事情的角度通常不大會選擇,常以為自己已經知道所有的事情了!很少能用不同的面向去了解一件事情真正的意涵,所以失去了很多學習的機會,甚至傷別到自己或他人。我覺得孩子像最原始的裸鑽一樣,如果我們能好好帶領著孩子找到人生美好的未來,孩子就會是顆璀璨的鑽石!如果帶不住的話,他們往往會成為尖硬銳利而處處傷人的石頭!我如果是這孩子的爹,看來得好好的和這孩子做深入的溝通了…

星期三, 1月 03, 2007

「就事論事」與「對人對事」

最近發生了一些事情,再度證實了我的想法:「就事論事並不是處理事情的優先準則。」很多人都認為「就事論事」是最客觀而且公平的,但我現在要跟大家說,這並不全然是事實!一旦事情和人有了關係,「對人對事」才是最適合的做法!這樣的看法是我從一篇商業周刊的文字裡面所感悟的道理,我忘了是哪一期的哪一篇文章,但它的內容大致上是提到「人的思維」…
------------------------------------------------------------------

::成功的特質是俱有不凡的思維!
我們有時候會看到一些人的傳記,告訴我們這些「成功」的人一生的經歷的故事,很多人可能會去學習他們做事的方法,然而能因此成功的人卻是少之又少!為什麼?重點在哪裡?

一個具有不凡思維的人,即便是失敗了,一樣能夠重新開始,再度站上成功的舞台!但是學成功的人做同樣的事情,卻往往無法成功,關鍵就在於這「不凡的思維」,也就是他們不同於一般人的想法與態度。當我們閱讀一本成功者的傳記時,我們應該要學習的是他們的思維、想法、態度…等,他們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這些不凡的思維所產生的決定與方法,而不是因為用這些方法才產生這些思維。換句話說,這是「人」的問題,而不僅僅是「事」的問題。
------------------------------------------------------------------

::「就事論事」,難道也錯了?
這社會上很多人打著「就事論事」的口號,覺得這樣最公正,不會因為不同的人而有不同的標準!但這樣的情形往往讓大家都受到傷害,為什麼?哪裡不對了?也許你覺得就事論事沒什麼不對,但談及「人」的問題,「對人對事」的態度會更適合!

這世界上所有我們所觸及的問題,答案都在於「人」。小至細菌,大至宇宙,所有的事情都是「人」在說的,都是「人」來認定對或不對的:細菌是人類所認定的,宇宙也是;因此,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結果就會不一樣,答案也會不一樣。在單純處理「技術」上的問題時,毫無疑問的,「就事論事」就會找出最適合的做法。例如「螢幕不接電源能用嗎?」你知道的,那是不可能的事!這就是「就事論事」。

但是我們所身處的環境卻常常跟人有關係,例如「把公司的廢紙做資源回收」這件事情。通常公司對於這樣的事會有專人來處理,所以做這件事乍看之下也沒什麼不對,但如果要總經理來做就不適合了,因為他有更重要的事情值得來處理,這樣才能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利益!所以事情應該要由對的人來做才是對的,不對的人來做反而就變成錯的了!

再來一個例子,以「你有病」這句話來說,不同的人說出口也會有不同的答案:醫生說這句話就可能是正確的,因為我們真的有可能有病而不自知,醫生能告訴我們;但如果一個生氣的人對你說這句話,你不會覺得它聽起來很窩心的!
------------------------------------------------------------------

::「對」的人做「對」的事就「對」了。
當我們處理事情的時候,會跟我們有反應的,不是那些不會動的桌子或椅子,是「人」。因此所有我們做的事情,其實都是在跟「人」互動;有些人會覺得這事情處理的好,有些人就覺得這根本是在惡搞!?很奇怪吧!有人覺得Jolin現場演唱會表演的很棒!有人就覺得還好,甚至還有加強的空間!?不同的人,想法就不會一模一樣,更何況「一樣米養百種人」,這社會有這麼多不同的人,不可能滿足所有的人,但至少讓大多數的人能喜歡,讓少數的人能接受,才會是最「適合」的做法。

之前我曾提到「邏輯」的問題,做人做事也是一種邏輯的問題,也應該有理性與感性。做事情是「理性」,但對於「人」的事情,得用「理性與感性」來衡量。很遺憾的是,我們常常都處於偏袒某一邊的情形,而忽略了另一邊的重要性。以國家的法律來說,法律的制定一定得要「合情合理」才正確!然而時代不停地在改變,因此對於什麼是「合情合理」?其實也是一直在改變的,如果法律不修正,將顯得過時而造成許多問題的發生!

「把雞蛋砸到別人家裡是不對的!」我們一定會覺得為什麼他們要這麼激動,做出這麼惡劣的事情?!但後來知道原來這被砸的屋主欠了他們一屁股債,非但對這些債權人的態度奇差無比!而且對於債權人的任何想法都不肯回應,於是他們在求助無門的情況下才做出如此舉動!我想,這樣的解釋也許就「合情合理」,我們就比較能體諒他們氣憤的心情。但是,這就是爭議之處!如果「就事論事」的話,這砸雞蛋的人全都得被抓走,欠人家錢的屋主也得被抓走,因為大家全部都有罪!這是「完美的結局」嗎?不會,也不是。
------------------------------------------------------------------

::眼前的問題通常隱著另一個背後真正的問題!
如果能「看清」每個人「情緒化」的言語與動作,你就能看清事情的真象!看清真正的問題所在!欠一屁股債的屋主之所以會避不見面、態度惡劣,可能是因為不知所措或害怕而做出的反應;砸雞蛋的人會做出這種行為,可能是因為找不到理想的解決辦法才出此下策!當我們知道他們情緒背後所代表的真正意涵時,才能做出「最適合」的決定,而不是以「就事論事」來做出一個「看似」正確的決定。先安撫雙方的情緒,再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這才是「最適合」的做法。
------------------------------------------------------------------

::有時候一個問題能找出很多不同且合適的方法。
之所以用「最適合」是因為答案通常沒有絕對的對或者錯,畢竟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更適合」的答案。一如這世界並不是只有一條線上黑色與白色兩個極端,灰色才是最多的地方!也許相對於深灰色來說,淺灰色可能就是白色;相對於淺灰色來說,深灰色可能就是黑色。
------------------------------------------------------------------

::我們容易做出最直接的情緒化反應。
人在表達事情的時候通常都是帶有情緒的。一句話用不同的情緒來表達,結果就會大不同!有趣的是,不同人在表達某些事情的當下,其情緒都是不一樣的:小明用 極度不滿而大聲的聲音說:「走開!」和小美俏皮而甜美的語氣說:「走開~~」我們聽到的反應就會不一樣!小明說的話讓人生氣,小美說的話讓人想跟她開玩 笑。

我們常常因為別人的「情緒化語言」而做出最直接的「情緒化反應」!例如我之前曾拿出來講的「活著要快樂」。最直接的情緒化反應所造成的結果,常常是讓大家都受到傷害,但事情卻無法獲得真正的解決!以我朋友在網路上拍賣來做另一個例子;有一位買家跟她買衣服,由於匯款的程序上出現了問題,造成了買賣之間的困擾,我朋友怕買家敲詐,買家認為我朋友想騙她!雙方於是就起了爭執;這位買家態度開始變得蠻橫不講理,我朋友也跟著態度轉向生氣。最後的結果是雙方都給予對方「負評」,我朋友和奇摩申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反應與結果。
------------------------------------------------------------------

::大家都受傷的結果,對誰好了?
我跟她說,我們應該要了解對方的情緒,站在買家的立場上,幫對方著想,幫助買家其實就是幫助我們自己;如果雙方態度都不好,在「無法信任對方」的前提之下,任何解決的辦法都不會是最適合的!所以我朋友應該要先在情緒上做好溝通,告訴她(買家)我們絕對相信她,我們能了解她害怕沒有買到我們最受歡迎的衣服的感受,讓她的情緒獲得舒解。看清楚對方真正的問題在哪邊,讓對方感受到我們解決問題的「誠」意,有了誠意才會有信任的產生,這就是所謂的「誠信」。交易是一種「誠信」的結果,雙方互惠;少了誠信,雙方就會產生問題!估且不論買家是否是想敲詐我朋友,一旦對方感受到我們的「誠意」,就沒有使用「不合理」情緒的籍口了,雙方勢必得互相配合,到時候是誰對誰錯,答案才能找出來。記得,在真正的答案出現之前,沒有人是「有罪」的。
------------------------------------------------------------------

::情緒的言語隱藏了真正的問題!
很多事情都隱藏在「情緒」的背後,倘若我們忘了或看不清情緒所隱藏的問題所在,往往會做出不適合的舉動,讓大家都受傷!結果「就事論事」常常變成在處理情緒的「表面問題」,而不是處理真正情緒後面所隱藏的「真正問題」!「對人對事」會顯得更適合:先了解人的情緒反應,再處理人的情緒所反應出來的問題!

總而言之,「人的思維」比「處理事情的方法」更值得我們去學習!「對人對事的思維」其實也是一種EQ的表現唷!希望寫這麼多文字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星期二, 12月 12, 2006

以後你就會知道.....

<文章開始>
以後你就會知道.....
十歲的我,面對天真的隔壁小女孩,她說:「大哥哥,長大後我要嫁給你,我會對你好,以後你就會知道。」
二十歲的我,面臨聯考的挫折,只聽見父親說:「大頭,不努力考上好學校,將來怎麼找到好工作,現在貪玩,以後你就會知道。」
三十歲的我,第一次相親,媒人告訴我:「小嬋是個好女孩,聰明、孝順,會煮一手好吃的飯菜,娶了有幫夫運的她啊,會好運一輩子,以後你就會知道。」
四十歲的我,收到滿是紅色的體檢報告,醫師告訴我:「大頭先生,你應該減少應酬,少抽煙喝酒,少吃肉類和生猛海鮮,多運動,作息要正常。你要再不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以後你就會知道。」
五十歲的我,喝了自己兒子的喜酒,鄰座的阿尚告訴我:「親家!呷你恭喜呵!娶一個水媳婦,ㄚ嗯哥(可是) 欠腳的媳婦派管(能幹的媳婦難管),以後你丟摘ㄚ啦(以後你就會知道)。」
六十歲的我,參加了小學同學的葬禮。看到浮雲蒼狗,它彷彿告訴我:「……以後你就會知道……。」
現在的我,只擁有一本相本夾著幾張泛黃的照片;幾張忘記要寄出、也不記得要寄給誰的情書;幾件參加過無數喜喪的西裝;一紙成績單包著數十年努力後的退休金;還有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的老伴。我告訴我自己:「其實,你很富有;所以,把握當下,珍惜一切,努力為人群去付出,至於以後,你--根本不須知道。」
忙的時候,想要休息;渡假的時候,想到未來。窮的時候,渴望富有;生活安逸了,怕幸福不能長久。該決定的時候,擔心結果不如預期;看明白了,後悔當初沒有下定決心。不屬於自己的,常常心存慾望;握在手裡了,又懷念未擁有前的輕鬆。
「生命若不是現在,那是何時?」
「能隨心所欲的去過生活,
這才是人生!」
<文章結束>

這篇文章也道出了人生不時出現的矛盾情節,以及杞人憂天。有時候,活在當下好像是為了未來;有時候,活在當下卻忘了留養份給未來。「隨心所欲」的去過生活,在現今台灣貧富差距不小的台灣,對於大部份的窮苦人家來說,竟然是個遙不可及的未來!他們連下一餐在哪邊都是個問號,更別提隨心所欲了!如果對於這些人的窮苦,我們是富有的話,我們更應該要珍視我們所擁有的一切!當我們懂得享受生活,也真誠而努力付出的時候,我們活在當下,也擁抱了未來。

星期一, 12月 11, 2006

消失的文字閱讀力

前幾天看到全民大悶鍋的「芒果亂報」。這是個很好笑的短劇,而且一開始都會有個固定的短片動畫:「左批:以天下八卦為己任;右批:致他人死生於度外;橫批:言論自由」。很好笑吧!?這幅對聯很諷刺,卻也道出了當紅的狗仔隊文化所代表的意義。

至於為什麼會想寫這段文章,正是因為芒果亂報也點出了時下閱聽人的問題所在:消失的文字閱讀力。現在的人因為狗仔文化,變得很重口味,常常可以在蘋果日報上看到限制級的照片或畫面,也許對於成人而言,並不覺得怎麼樣;然而看在青少年的眼裡,卻似乎是種公諸在太陽底下的色情,容易讓青少年對於價值觀有所扭曲!更糟的是,媒體更會加油添醋的,把標題寫得非常聳動,內容寫得非常煽情,以吸引更多的人來觀看。

盡管有許多人對於這樣的媒體加以斥責,但它的銷售量和業績卻是不減反增!這樣子的結果,反映出來的就是「人性」。人總是會怒罵不道德的事情,卻喜歡私底下偷看別人都在做什麼、別人在想什麼…例如說偷窺是不好的,但如果有人跟你說他有誰誰誰的偷拍照片,想不想看?即使有人會反對這樣子的事情,但心裡面想看得人卻是比說不要看的人多出一大堆。

我們的文字閱讀力因為這些報紙、周刊、電視、網路等媒體所塑造的結果而逐步消失中。我們只想看那些最血腥、暴力、色情、不堪入目的畫面,只想看最極端的東西…唯有這些最極端的東西能吸引我們的注意力,我們才會想「深入閱讀」,因為它夠聳動、夠誇張!面對目前媒體所造成的重口味觀眾,國文、地理、歷史等書本裡諸多的文字,如何能吸引現在的年輕人和青少年閱讀呢?這樣下去的話,很難想像我們未來的文化會變成什麼樣子!

星期四, 11月 30, 2006

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

看似平凡的事情,因為思考的角度不同,產生了觀念上的差異:

<文章開始>
她到北歐某國做訪問學者,週末到當地教授家中做客。進屋看到教授五歲的小女兒,滿頭金髮,漂亮的眼睛如同清澈純藍的一潭湖水,簡直驚為天人。收下朋友帶去的中國禮物,小女孩奶聲奶氣的微笑道謝,朋友經不住誇獎說:「你長得這麼漂亮,真是可愛極了。」

教授當時並沒有說什麼,但是女兒走了後,她的臉色嚴肅起來:「你傷害了我的女兒,你要向她道歉。」

朋友大驚:「我一番好意誇獎她,傷害二字從何談起?」

教授搖搖頭:「你是因為她的漂亮而誇獎她,而漂亮這件事不是她的功勞,這取決於我和她父親的遺傳基因,與她個人基本沒有關係。但孩子還小,不會分辨,你的誇獎就會讓她認為是她的本領。而且她一旦認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驕傲的資本,就會看不起長相平平或是醜陋的孩子,這就給孩子造成了誤解。」

「其實,你可以誇獎她的微笑和有禮貌,這是她自己努力的結果。」所以,教授聳聳肩:「請你為你剛才的誇獎道歉。」

後來呢?我不禁問朋友。

後來,我就很正式的向教授的女兒道歉了。同時表揚她的微笑和有禮貌。朋友說。而且從那以後,每當我看到漂亮的孩子,我都會對自己說,忍住你對他們容貌的誇獎,從他們成長的角度來說,這種事要處之淡然。

孩子不是一件可供欣賞的瓷器或是一片可供撫摸的羽毛。他們的心靈像很軟的透明皂,每次不當的誇獎都會留下劃痕。
<文章結束>

其實看完這篇文章之後,覺得滿有意思的!因為我們好像還滿常誇獎小朋友長得可愛或長得美的!而且不管自己是不是覺得真的可愛或美!好像有點兒虛偽的感覺,但現在想起來,似乎應該要稍微改變一下這樣的態度了。

一般來說,誇獎他們可愛或美,是希望讓大家都開心,氣氛比較圓融、比較好,小朋友也會對自己的外表長像有信心而感到小小的害羞而愉快;聽到別人誇獎的話聽久了,他們就真的會對自己的外表長像非常有信心。如果小朋友是真的長得很可愛或很美,他們很有可能會在心中或在實際的行為上排斥那些外表不如自己的小朋友;如果小朋友長得不怎麼樣,這份信心可能會因為和其他小朋友的接觸而造成自己的打擊與傷害。

有很多小朋友也因為父母親或親戚朋友的寵愛,因而在價值觀的認知上產生了偏差。這樣的成長過程,對小朋友未來的發展反而是一種無形的傷害!一旦這種偏差的情形成為了常態,世代間的差異,對於社會文化的衝擊影響可想而知!

星期三, 11月 22, 2006

活著要快樂

底下是一篇小詩轉寄給我的文章,分享給大家:

<文章開始>
活著要快樂(【鑰匙】著名專欄作家哈理斯 (Sydney Harries) )

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那朋友禮貌地對報販說了聲謝謝,但報販卻冷口冷臉,沒發一言。「這傢伙態度很差,是不是?」他們繼續前行時,哈理斯問道。
「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朋友說。
「那麼你為甚麼還是對他那麼客氣?」哈理斯問他。
朋友答道:「為甚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

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每人心中都有把「快樂的鑰匙」,但我們卻常在不知不覺中把它交給別人掌管。

一位女士抱怨道:「我活得很不快樂,因為先生常出差不在家。」她把快樂的鑰匙放在先生手裡。一位媽媽說:「我的孩子不聽話,叫我很生氣!」,她把鑰匙交在孩子手中。男人可能說:「上司不賞識我,所以我情緒低落。」這把快樂鑰匙又被塞在老闆手裡。婆婆說:「我的媳婦不孝順,我真命苦!」年輕人從文具店走出來說:「那位老闆服務態度惡劣,把我氣炸了!」
這些人都做了相同的決定,就是讓別人來控制他的心情。

當我們容許別人掌控我們的情緒時,我們便覺得自己是受害者,對現況無能為力,抱怨與憤怒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我們開始怪罪他人,並且傳達一個訊息:「我這樣痛苦,都是你造成的,你要為我的痛苦負責!」此時我們就把一重大的責任托給週圍的人,即要求他們使我們快樂。我們似乎承認自己無法掌控自己,只能可憐的任人擺佈。這樣的人使別人不喜歡接近,甚至望而生畏。但一個成熟的人握住自己快樂的鑰匙,他不期待別人使他快樂,反而能將快樂與幸福帶給別人。他的情緒穩定,為自己負責,和他在一起是種享受,而不是壓力。你的鑰匙在那裡?在別人手中嗎?快去把它拿回來吧!
<文章結束>

我覺得作者哈理斯的朋友的反應真是一針見血!為什麼要讓別人決定我們的行為?我們當然有權利去決定自己的行為與反應呀!事實上這絕對和EQ(Emotional Quotient)的高低有關聯,而哈理斯的朋友顯然有相當高的EQ!我們先看看底下幾個我在奇摩知識找到的EQ的好處:
  1. 認識自身情緒:情緒的本質是EQ的基石,了解自己,掌握感覺。
  2. 妥善管理情緒:擺脫焦慮與不安,自我安慰,走出低潮,重新出發。
  3. 自我激勵情緒:集中注意力,發揮創造力,情感自制力,保持高度熱忱是一切成就的原動力。
  4. 認知他人情緒:具備同理心,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利他精神。
  5. 人際關係管理:是技巧更是藝術,提升人緣、和諧力。
我認為EQ是一種對於「感性」的邏輯能力。俱備這種邏輯能力的人,可以更加的認識自我,也認知他人;其中的「同理心」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倘若我們沒有同理心的話,很難去想像別人的感受,很難體會他人的快樂與痛苦。這世界上有著各行各業,但對應的最終客戶卻都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情感或情緒;而同理心可以讓我們像有著心靈互通、心電感應的外星人一樣,感受到其他個體或客戶心裡的情緒反應。

一家餐廳如果像報販一樣,對客人都沒有任何的回應,這家店可能沒多久就倒了。我們不會因為餐廳的態度冷漠,就影響我們的心情,但我們可能會因為餐廳的態度而拒絕再到這家餐廳吃飯。所以受到大家歡迎的餐廳,絕對都是讓大多數人滿意的餐廳,不論是在服務、在餐點或在情境上。讓所有人都滿足絕對是個不可能的任務,但我們要努力讓大部份的人都滿意!分析之所以要這麼做的原因,就是因為大部份的人不像哈理斯的朋友一樣,有高度的EQ(雖然我們努力提升自己的EQ…),能輕鬆自若的面對別人情緒的反應,所以很容易遇到某些狀況一下子就生氣、不高興了!殘念呀…

我們應該要提升自己的EQ,掌握自己的心情,讓自己「活著要快樂」;我們也希望所接觸到的餐廳、公司或各行各業,都能努力去滿足大多數人的需求,讓接觸的人們都能感受到應有的開心與活力!想想,如果這世界真能這樣子的話,就世界大同了!然而,假如我們連自己都不肯試著控制自己的行為、情緒、反應的話,這世界又會變得如何呢?

星期五, 11月 17, 2006

道理並不是聽了就會懂

常常在跟別人聊天的時候,會講一些「道理」。有時候你跟他說了很多,也舉了很多的例子,他很認真的聽了,也表示出充份了解你的意思;可是後來卻還是不停的說出他原來就一直認為的觀點,並沒有因為你「充份」的說明而改變想法。這算是真的了解嗎?

有時候我們學會了某一種技術,以為這樣就是了解、懂了;但後來才會發現,並不是如此,因為我們了解的只是事情的表面,卻總是看不見其中的內涵。是什麼造成這樣子的結果?

「Open Mind!敞開心防!」

這句話說的簡單,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在古老的從前,人類過著簡樸到不行的生活,你說其實人可以像鳥一樣在天空飛翔,人家可能會說你腦殘,然後就被安排到精神病院相關機構住,開始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如果對於一個人而言,時間是有限的,那麼人的知識就會是有限,所以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事情,因為生命是有限的;也因此,才會有不同科系與學派的分別與出現。然而,隨著時間的累積,經驗會變成某些知識學問。古時候的科技發展,並沒有辦法讓像飛機這樣子的龐大物體離開地球表面,從來不會有人認為可以做到;「航太科學」是什麼,不會有人聽過;直到萊特兄弟成功的把世界第一架飛行器駛離地表,終於證明了人類也可以飛行;現在,我們的飛機飛得比世界上最快的鳥兒還要快!鳥兒只能感嘆為什麼牠們沒辦法飛這麼快…我們飛機的速度早已經超越了聲音的速度!

如果沒有人願意去僘開心胸,試著用不同的角度去接受各種的可能性,不斷嘗試,現在的旅遊業就不會這麼發達!如果一個人願意僘開心胸去廣泛的接受各種知識,並且懂得去辨別其中的不同,勇於冒險嘗試,人就會成長;反之,如果我們仗著自己的年齡較長,所經歷的事情較多,而輕易的否定了年輕人的觀點,因為經驗而限制了我們的進步,我們的心靈可能就會因此而矇閉,對於某些事情就會帶有成見,因而造成偏見的產生,對立的情形就會不停地出現!

「自己的書,和一座圖書館?」

我們每個人的豐富經驗有時候就像本獨一無二的書,人生不停的把經驗寫進這本書裡;有的書非常豐富,有的書一無是處,有的書一片空白…一旦發現了問題或疑問,最直接的動作就是翻這本書裡的資料,因為這本書永遠不會離開你。有些人用原子筆或奇異筆寫下,無法更改,也深信這本我們自己所寫的書不會有錯!卻忘了「盡信書不如無書」的道理,因此限制了自己的視野與心靈的成長;有些人則是懷疑自己寫的書,動不動就拿橡皮擦把自己寫的東西擦掉,顯得沒有信心;有些人則是不停的更新與修正自己寫的書,不管是用立可白還是橡皮擦,讓這本書的豐富訊息就像是壹週刊一樣,永遠都是最新的,雖然很八卦,但很多人都愛看。

如果我們願意僘開心胸,真正的去接受別人不同的觀點,不是嘴巴說說而已,我們擁有的就是像圖書館一般的資源,我們的朋友,就像是各式各樣的書;藉由與朋友之間的交談,可以分享不同「書本」的知識;也唯有透過相處與溝通,我們才能知道不同的「書本」裡面真正的內容是什麼。最後,你會發現,其實每書裡頭寫的東西和你想的並不一樣,原來,人生真的是大不同!

「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想要把自己的書寫得很豐富,對事物就要有好奇的態度!想要把自己的書寫得很專業,對專業就要有積極的態度!這就是態度的問題。但是首先我們得對自己要有信心,因為信心才能讓我們勇敢在書上寫下一筆一劃!那麼信心打哪兒來呢?信心來自「正確的價值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能讓我們對事物用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分析、理解、評論,綜合外在或其它因素,在當下做出最適合的決定!因此,邏輯的建立非常重要!為避免過度的自信而自傲,我們當然也應該要學習如何虛心受教,才能不斷成長。

所以,道理並不是聽了就會懂…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星期四, 11月 16, 2006

符合邏輯不一定是對的?

之前在誠品因緣際會而認識的月霞寄了一封讀書會的文章到我的hotmail,我讀了一下,覺得滿有意思的,請各位先閱讀底下的文字:

<文章開始>
在團隊合作中,據理力爭不一定能把事情做好,最重要的是產生效果,而且每個人也都能因此受到肯定。那天從停車場出來,有輛白色的車子橫的插進來,兒子立刻緊急剎車然後猛按喇叭,對方也剎住了,並且回按一聲喇叭。回家的路上兒子一直在罵:不懂得主線優先的道理就不要開車!我知道他為什麼很生氣,因為對方不守規則,因為自己很有道理。只是,我真的有點擔心。

如果我們覺得人生都是以是非為標準,只要有道理就可以堅持,那真的會很可惜。

大概三十年前,我看過一部名片叫「紐倫堡大審」的電影。我永遠不會忘記該片的最後一場對話。那位老法官向那位年輕的德國律師說:你非常聰明,很會用邏輯程序,但是不要忘了,合邏輯的事不一定是對的。

合邏輯不一定是對的,在生活上代表什麼意思?其實只要回想一下上次自己與另一半吵架的情況,或看到別的夫婦吵架的模樣,就會很清楚了,你們吵架是不是因為有道理呢?一個樣樣事都講道理,一切都黑白分明,沒弄到水落石出絕不罷休的家庭,不一定是幸福的家庭。

你可以對一個吸毒的小孩說一整個晚上的道理(這些道理他多半已經聽過很多遍了),而且絕對是有道理的道理,但他還是會繼續吸安非他命。他不是不明白吸毒對身體有害,有害的事為什麼還要做呢?因為人不是邏輯的產物。人需要被諒解,覺得被接受、受到尊重,覺得有價值。而邏輯,或是把道理講清楚,很少能提供這些不可或缺的因素。多少婚姻因為爭辯誰對誰錯而破裂,多少公司因為「嚴格要求」,而眾叛親離、業務不振,多少社團也因此暮氣沉沉。

卡內基認為人的需求並不多,像健康、住家、衣服、車子,還有受到賞識,但不知什麼緣故,最後這項卻很難得到。將來我們會發現,自己的成就感常來自於你對他人的關懷與肯定,別人也因此而願意配合你。
<文章結束>

閱讀之後,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想法;有的人甚至已經開始懷疑到底要「符合邏輯」還是要「跟著感覺走」…?

「合邏輯不一定是對的」這句話當然是俱有寓意的,但並不是要我們把邏輯放開,去忽視邏輯的重要性。如果邏輯的「理性」是一個蹺蹺板上黑與白的兩個極端,那麼「感性」就是介於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解讀與認為的角度就是蹺蹺板的支點;一旦我們改變了這個支點的位置,可想而知的,其影響力將有多麼巨大!

在我個人的解讀,一旦符合邏輯卻不正確,其中自然是有問題存在,就像我們無法直接用眼睛同時看到月球的另一面有什麼東西(謎之音~就算你看到月球的表面,你也看不到什麼東西…);也許是面對人事地物的角度與時間先後順序的「理性」不同,或者是「感性」因素的影響,甚至是兩者加總所造成;所以除了「理性」之外,我相信「感性」絕對也是影響相當大的一個因素之一!

拿文中所舉的吸毒者來說,一般而言,和這種人講道理通常是行不通的,他被「感性」(吸毒的幻覺與快感)所束縛、「感性」對他的影響遠大於「理性」;當我們不斷地試圖用理性去影響他的行為,通常得不到效果,因為吸毒短暫的快樂完全不同於其他的感受,幾乎無法接受理性的控制!

再舉一個限制級但每個人都知道的例子-「做愛」。做愛能讓男女雙方感到快樂,我相信這絕對是一種「感性」的吸引力,但為什麼做愛可以獲得快感、讓人類所喜愛?

因為這是生命的本能。

生命必須要延伸與傳遞,所以做愛的感覺一定是要快樂的;反之,如果做愛讓每個人都痛不欲生,人類可能就得面對成為保育動物的議題…現在如果我們用理性來解讀做愛這件事,假使我們只願意把做愛當成是傳宗接代的儀式,不帶有一絲的熱情與慾望,每個人都冷冷…我想最後的結果可能是大家都去做人工受孕來生小孩,每個醫院相關門診的業績因此看漲數倍!

探究一件事情,我們應該要盡可能的去了解它的各個面向;一旦我們能解讀這些訊息時,「理性」與「感性」在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結果,我相信都會是符合邏輯的-「如果『理性的邏輯』無法幫助我們,也許『感性的邏輯』能讓我們找到不同的答案!」

星期三, 11月 15, 2006

失敗學?

下午二點鐘左右,Sega來龍潭找我,他說他晚一點要到竹科去,所以我們就點了些簡單的東西和飲料。也許是久沒見面,我們聊了很多的值得思考的事情,包括一些價值觀與對工作和生活的態度以及看法。我想,我一直有著些許的遺憾與後悔,因為以前沒認真讀書,所以現在得加倍努力的把時間補回來;或許因為如此,讓我對人生有著不同的看法。

回想當初大學混了四年,別人在這四年中學到許多的經驗,而我,卻不知道在這四年學了些什麼,也許是一些設計軟體,也許是打了很多的電動;然而,比起那些很早就注意到自己志向的人來說,我似乎已經晚了好幾年。Sega說他有個同學,現在還在竹科服國防役,已經有計畫要在花蓮買一塊地做民宿,光那一大塊地,就得花個二千萬才買得下來,並不是筆小數目,平民如我,要花多少時間才能存到像樣的二千萬呢?

如果當初我能夠早點認清自己的未來,也許我的人生就會因此而改觀!我很難過的是,在年輕的歲月中,並沒有遇到一個能點亮我人生方向的那一個人;直到年近三十,才了解這世間的感慨,才知道人生要把握時間,去尋找自己立足的那一片天!

現在知道,會不會太晚?

不知道這樣子是不是可以說成「失敗學」?我想,至少要等我成功的時候,才能把這個過程做為失敗學的例子吧!

星期二, 11月 14, 2006

靠自己最實在

今天手機沒電,拿充電器出來充電的時候,手機一開,就寫著一句歡迎詞:「靠自己最實在!」突然覺得好殘忍卻有幾分的寫實,這是無奈,也是現實嗎?外在的環境不斷地在改變,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去掌握所有的事情,最能掌握的,可能只有自己而已!

人是群居的動物,社交是不可避免的事實;如果我們希望成長、希望創造或創作事物、希望成就事業,我們都會需要朋友與群眾,幾乎不可能只靠自己!在我們需要幫助的時候,最親近的家人與好朋友,都會盡可能的給予我們最需要的幫助,也許不一定都是金錢,但至少在政治紛擾的社會之中,他們都能夠給予我們情感的舒發!讓我們能仔細思考,提供不同面向的建議。好比常見的感冒,醫生雖然會開處方給我們服用,要我們多休息、多喝水,但最終能治好我們身體的,卻是我們自己本身。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許多問題的徵節,都在於自己是否能看清與了解,所以我們有家人與朋友,讓我們有不同的視野;我們還需要靜靜沈殿,在看似灰暗的天空中,找到那一線的曙光,指引我們的方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結果,自然會讓我們漸漸的成長與昇華。

星期日, 11月 12, 2006

物歸原主

常常覺得我借東西給別人,別人不見得會好好珍惜你借的東西!像我每次借我的Canon 350D給別人,我都得親自去跟人家拿回來;如果不拿的話,當你注意到這樣一台當初花了三、四萬買的相機,就這樣放在桌子上,而且相機的記憶卡槽還是開著的…心裡面就會覺得很難過!

其實這個社會已經變了。很多人從很小的時候就知道錢的重要性,等到長大了,他或她的一切都是建立在「錢」的觀點上,所以「凡事向錢看,生命中有什麼比賺錢更重要的呢?!所以親情、愛情、友情都是不可靠的,除非你有很多錢,別人才會尊重妳…」這類的話會不停的出現在耳邊,錢錢錢…

這社會病了…。

生命的價值絕不是建立在金錢上。我們常聽到一句話:「錢不是萬能!但沒有錢的話,是萬萬不能!!」話雖如此,但我想這和吃東西填飽肚子的道理一樣的:食物夠吃就好;因為吃多了會讓你變胖,吃少了會讓你餓肚子。吃東西只是維持生命的一種必要的方式,但絕不是唯一的方式!錢也是如此!金錢只是流通價值的一種方式,但絕不是判定一個人生命價值適合的方式,因為生命是「無價」的!而一個人的尊嚴,是要自己去努力建立起來的!事實上,我們應該要讓金錢來追我們,而不是汲汲的去追求金錢…你知道該怎麼做嗎?

也許因為價值觀的病變,「物歸原主」似乎不再是件重要的事情,因為東西看起來都好好的,也沒壞呀!但濕氣所造成電子零件壽命折損的傷害,卻是我們難以去發現的!

星期五, 10月 27, 2006

虔誠的學者

中午吃飯的時候,看了一個Discovery Channel的「地球行腳」。這次他們是去阿富汗、伊朗那一帶去旅行,但是為了拍攝照片和影像,他們必須在不同的地方申請不同的許可證,而且到處都是塔利班的眼線,監視著外來者的一舉一動;「塔利班」原來的意思是「虔誠的學者」,然而很諷刺的是,這正是人民被控制與操作的原因之一。有一次他們等了很久的許可證,但都下不來,只好想辦法去討好他們,怎麼辦呢?做拿手的義大利麵給大家吃!沒想到這招奏效了!第二天早上他們的外交與情報部的部長就接見他,表示阿富汗不喜歡讓別人描繪外貌長相,但卻希望外界能來阿富汗觀光,記者包括他們,都可以自由到阿富汗各地行走,所以他們就拿到許可證了!然而,事實上你可以拍阿富汗的風景、物體,但就是不能拍到人,也就是說,你如果拿著攝影機在大街上隨便拍攝,如果拍到人的話,是可以被抓起來,攝影機是可以被沒收銷毀的!所以這段影片非常珍貴,是作者一行人冒著生命危險拍下來的。

想想我們所身處的環境,要去哪就去哪,想罵誰就罵誰,可以罵總統、罵第一家庭、罵第一親家…總統說有第一家庭有任何人拿SOGO禮卷的話,他就要下台;結果總統夫人真的有收禮卷,但是因為非公務人員身份,所以第一家庭拿禮卷並不違法!?總統說的話,到最後也只是像放屁一樣,過一下就沒味道了!然後我們的總統可以不管自己國務機要費有沒有問題,先拿別人的特支費做話題,轉移焦點。我們的國家政治一團亂,真的是很自由,完全不必負責任,不管怎麼樣的惡搞都不會怎麼樣;比起塔利班政權,動不動就要人命,在這樣的環境之下,我們似乎應該珍惜在台灣隨手可得的自由!「因為自由,我們才能和心愛的人一起到處去旅行!」

星期三, 9月 20, 2006

民主的風範

今天看到新聞,提到台南倒扁的民眾申請合法集會遊行,但是卻被挺扁的民眾暴力相向,最後只得坐上警方的鎮暴車離開…這則新聞著實讓我對台灣部份民眾的民主素養感到質疑!我認為每位公民在合法的情況下,都應該有表達自己言論與意見的自由,這是民主國家才能擁有的權利;然而對於和自己意見相左的人,我們可以試著去說服別人,但卻不是強迫別人去認同自己的論點或觀點!

所謂真正的自由,是以不妨礙他人的自由為前提

對於目前台灣政治的混亂,也許有些人會說不應該去支持倒扁或挺扁的活動,但我還是去參加了一次倒扁的活動,雖然時間沒有很長,然而我感受到的卻是每個人發自內心的熱誠與行動!我覺得這就是一種民主的素養與風範,和平與理性。即便我是贊成倒扁的,但我絕不會也不應該對挺扁的支持者如此的暴力相向,畢竟關心國家是每位公民都應該要有的行為;無論你關不關心政治或台灣,這部龐大的國家機器正無時無刻的影響著所有的人民!我支持也選擇要阿扁為目前的政治亂象做出交待!但是,我們仍然要能容忍不同的意見與聲音,因為,唯有不同的聲音出現,我們的國家才會一直進步!否則這種「強權即是公理」,不認同某些意見就可能會被暴力攻擊的惡劣行為,簡直令人髮指!

我希望我們的國家與政府,以及各個黨團,不要把每件事情都泛政治化,人民要的不是選邊站,而是期望擁有美好的社會與生活;想想,韓國已經開始要引進台灣勞工了,難道我們要像菲律賓或是泰國來的外勞一樣嗎?當別的國家一直在努力提升與增加國民所得時,台灣的經濟卻是一直在退步、一直在往回走,貧富差距也愈來愈大!我相信,不論是誰,或是哪個組織,或是哪個機構機關,只要能把台灣的經濟提升,誰就會獲得最多人的支持,這樣台灣才會看到真正的希望!

星期二, 9月 19, 2006

愉快的性格,是成功的靈魂!

分享一篇別人傳給我的文章,我覺得寫得很好,所以特別在這邊和大家分享!「愉快的性格,是成功的靈魂!」

以前,法國有一名總統名叫戈達,他一向是以「急智、機智」出名。一天,一位英國太太問他:「法國女人是不是真的比其他國家的女人更迷人?」戈達毫不猶豫地說:「那當然囉!因為巴黎的女人二十歲時,美如玫瑰;三十歲時,也像情歌一樣迷人;而四十歲時,就更完美了。」那位英國太太又問:「那麼四十歲以後呢?」戈達總統微笑地說:「太太,妳知道嗎,一個巴黎女人,不論她幾歲,看起來都不會超過四十歲啊!」

***

以前,有一個英俊的美國青年,住在一家渡假旅館中,但是他迷迷糊糊地走錯了,未敲門,就走進一位老太太的房間。「對不起,對不起!我一定是走錯房間了!」這英俊青年抱歉地說。「那倒也不一定!」老太太微笑地說;「只不過是遲了四十年而已啦!」

***

西方哲人說: 「愉快的性格,是成功的靈魂!」

的確, 幽默,是開自己的玩笑,和別人共享歡樂!而且,「詼諧、妙答、自嘲、機智」也都是幽默的表現,能使人在壓力的生活中,充滿著歡愉。而莎士比亞也說: 「甜中加甜,不見其甜;樂中加樂,才是大樂!」 是的,人際相處,天天抱持「喜樂之心」,就會使「平淡蔬菜」變成「豐盛筵席」,也會使「室內牆角」充滿燦爛陽光。

幽默,也是可以和世界溝通的橋樑!

有個婆婆,很會做人。她的兒媳婚後就一起到美國攻讀學位,某天她到美國探看兒媳,發現兒子胖了,媳婦卻瘦了,心疼媳婦,說:「怎麼會瘦成這樣?」年輕的媳婦一時忍不住,對婆婆吐苦水,抱怨先生對內懶惰不會做家事,對外連認路都會出差池,做什麼錯什麼。其實,世界上沒有任何婆婆想聽媳婦抱怨兒子。大部分的婆婆都會忍不住替兒子說話,但是這位現代婆婆很聰明,她聽完媳婦抱怨後,只微笑說出一句話:「可是有一件事他做得最對。」「什麼事?」「就是娶了妳啊。」媳婦聽了,啞口無言。

最高超的幽默術,是在正常人「應該要不高興」的時候,還能夠扭轉氣氛,輕輕的把已經點燃的火藥引信踩熄。很多人誤以為,當別人生氣時,沉默與忍耐是唯一途徑。

難過害怕的同時,也別忘了別人心裡的感受

這件事情是發生在普吉島的ClubMed 渡假村,那時我在那裡擔任中英文的翻譯公關。有一天,我在大廳裡,突然看見一位滿臉歉意的日本工作人員,安慰著一位大約四歲的西方小孩,飽受驚嚇的小孩已經哭得精疲力盡了。問明原因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這位日本工作人員,因為那天小孩較多,而一時疏忽,在兒童的網球課結束後,少算了一位,而將這位澳洲小孩留在網球場。等到她發現人數不對時,才趕快跑到網球場,將這位小孩帶回來,而小孩因為一個人在偏遠的網球場,而飽受驚嚇,哭得稀浬嘩啦的。現在澳洲媽媽出現了,看著自己的小孩哭得慘兮兮的。如果你是這位媽媽,你會怎麼做?痛罵那位工作人員一頓?還是很生氣的將小孩帶離開,再也不參加『兒童俱樂部』了?還是直接向主管抗議?

都不是!

我親眼看見這位媽媽,蹲下來安慰四歲的小孩,並且很理性的告訴他:『已經沒事了,那位日本姊姊因為找不到你而非常的緊張難過,她不是故意的!現在你必須親親那位日本姊姊的臉頰,安慰她一下!』當下我只見那位四歲的小孩,墊起腳跟,親親蹲在他身旁的日本工作人員的臉頰,
並且輕輕的告訴她:『不要害怕,已經沒事了!』當你感到難過害怕的同時,也別忘了別人心裡的感受?當妳對朋友施予幫助,也別忘了不要傷到其它人。

不錯的文章喔 ..... 大家可以好好想想
~~每一株玫瑰都有刺,正如每一個人的性格中,都有你不能容忍的部份;愛護一朵玫瑰,並不是得努力把它的刺根除,只能學習如何不被它的刺刺傷,還有,如何不讓自己的刺刺傷心愛的人。